目录
本刊特稿
UGC模式下主流媒体如何画好满足受众与坚持导向的同心圆戴佳毅;古建祥;1-2
本期专题
融媒时代节目主持人转型实践初探——以苏州广电“黄蕾名人谈”为例黄蕾;3-5
《主持人大赛》对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养成的启示葛国凤;6-7
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如何走出直播间刘景;8-9
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与创新策略探究钟声;10-11
基金课题
澳大利亚主流媒体上的重庆形象研究——基于澳媒10年涉渝新闻语篇邓昕;12-13
网络媒体环境下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分析张博;14-15
新媒体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姬洪强;16-17
新媒体背景下湘绣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刘子瑨;18-19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地方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传播研究——以绍兴地区为例刘诗玲;朱斐;20-21
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“修补”及反思江凌;曾斯琪;22-23
晚清《申报》新闻(1872—1911)研究综论岳朋;24-26
抗战时期《新华日报》对陕甘宁边区文教形象的呈现曹大伟;27-28
大众传播时代网络原创视频形态发展演变李娜;29-32
区域形象宣传片的符号叙事与品牌化传播——以《这里是辽宁》为例姜笑君;秦文;33-35
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讨——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程心茹;肖明;36-37
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影视剧发展回顾与展望强亚莉;38-39
浅谈计划经济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苏联电影产业(1960—1999)刘水清;40-41
短视频“信息茧房”现象研究——以大学生受众为例陶飞燕;程程;张倩倩;42-43
浅析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路径李瑶;44-45
微信公众号在新闻采写课程中的运用——以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新闻专业为例严元容;46-47
企业类网络舆情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——以无限极事件为例严焰;48-49
基于各类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反思江素珍;50-52
基于项目制的校企合作在网络视听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张化东;53-54
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西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庞书纬;55-56
大型三甲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策略张蓝溪;郝黎;张忠林;57-59
奥尔布的共文化理论研究高碧瑶;60-62
学术探讨
从《人民日报》看新媒体环境下党报新闻报道的创新晏辉;曾雪莉;63-64
数字媒介时代集体记忆研究的新方向郭雨宁;65-67
新媒体时代下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研究——以河南省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新浪微博为例周晨茜;孙浩捷;68-69
网络辟谣的文本构成与表达特征分析——基于微指数筛选鉴定的1400+辟谣文本分析安萌;70-71
新媒体时代对后真相的反思与启示张苗钰;72-73
从使用与满足视角分析在校大学生使用喜马拉雅FM的动机张兴雪;74-76
学生参与视角下高校媒介形象构建的策略与实践刘言;77-78
校园社交APP用户需求心理研究——以Summer APP为例盛洁;79-80
传播心理学视角下五月天线上演唱会刷屏现象浅析王梓怡;81-82
古田会议对新时代我军做好宣传工作的启示赵彦淋;83-84
媒介情境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异化研究冷若冰;85-86
区域自媒体的传播力研究——以“贞观”公众号为例高思佳;张庆梅;87-88
微信朋友圈符号互动的边界与隐私探析刘映阳;89-90
本质论视角下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探析赵思超;91-92
明星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建构和影响夏听雨;卢雅静;93-94
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报道差异研究——以《湖北日报》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及“HANS汉声”公众号热文为例熊旸;95-98
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的革新之道鄂晓桐;99-101
新冠肺炎疫情下谣言特征嬗变及辟谣策略探析丁冬;102-103
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类谣言的特点分析——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“双黄连”事件为例秦聿亭;104-105
疫情防控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功能及特征研究张明;刘嘉浩;陈晨;106-107
社交媒体在疫情危机风险传播中的核心作用与传播机制邓若蕾;108-109
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院校全媒体传播的实践与思考——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陈紫薇;110-111
后疫情时期央视新闻官博对武汉城市形象的构建叶富玉;112-113
从韩媒疫情相关报道探究中国经验的对外传播朱琳;114-115
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新闻汉德翻译策略王冉;116-118
捷克新媒体发展研究杨杏初;119-121
广电视角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走红的传播机制与创新表达于占豪;122-123
综艺节目的创新分析——以“云综艺”《歌手·当打之年》为例邹欢芳;124-125
城市电视新闻联制联播模式刍议王庆忠;126-127
媒介融合环境下对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的优化分析王丹;128-129
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王同宇;130-131
试论电视节目导演的场面调度素养龚光君;132-133
如何打造优秀赛事类体育广播节目内容——基于《燃报世界杯》的优点分析韩昊鹏;134-135
影视动漫
新海诚动画电影艺术特色解读胡榕;136-137
动画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——以《大理寺日志》为例唐定;薛仁政;138-139
媒介观察
当前区块链新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初探王先明;谭杰;140-141
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模式创新高树川;142-143
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有序发展浅析吴怡;144-145
传统媒体从融合到云发展研究——以《经济日报》近三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陈发明;146-147
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照片的优势功能分析罗斌;148-149
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短视频传播创新探析——以2019全国两会短视频报道为例龙珊;150-151
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发展与传播策略研究陈杰;152-153
浅析新媒体对新闻生产、传播的冲击陈弈杉;154-155
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发展周婷;156-157
融媒体背景下报社新闻编辑优化转型分析陈菲;翟怡婷;158-159
媒体经济分析的伦理思考黄光顺;160-161
融媒体时代媒体舆论监督报道方式研究丁望兴;162-163
传媒实务
小切口大主题讲故事——《人民日报》时政稿件《餐饮船上岸记》评析熊远树;欧洋;164-165
媒体融合环境下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增强可读性——以《江西日报》为例林雍;166-168
新媒体语境下改善法治新闻报道的策略分析冯振;169-170
运用媒体变革思维,让主流声音更快更广传播张慧芳;171-172
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必要性薛惠娟;173-174
新闻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行使舆论监督职能黎明;175-176
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在采访中提升素养张晓蕾;177-178
融媒体背景下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方式分析廖晨星;179-180
网络新媒体视频的编辑技巧研究黄敏瑶;181-182
社交媒体视域下新闻记者的城市传播策略研究王小军;183-184
对标焦裕禄精神 做好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——以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实践为例娄旭明;185-186
媒体智库建设的意义、劣势及建议初探王开云;187-188
编辑出版
我国出版史研究中的社会史转向研究综述沈世婧;189-191
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素养问题研究罗红艳;192-194
五步审稿法提升出版社编校质量和编校效率的探索于凯燕;195-196
组建高水准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的探索李小平;197-198
常见图书质检差错的判定及申辩杜萍;199-200
高校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及纾解研究和晓晓;201-202
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探究周亚灵;203-204
论图书出版工作中的编辑与作者关系陈晓红;205-206
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分析王虹;宋春利;白永利;207-208
媒介产业研究
全媒体语境下国内新闻播客发展路径探索刘艳青;209-212
广告创意
《经济学人》经营中广告策略的传承与创新杜惠芳;213-214
程序化广告优缺点分析常馨文;215-216
教研前沿
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黄露;217-218
文化传播
跨文化传播视野下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王熙;219-220
城市文化塑造中的新闻传播——以抚州市重推汤显祖文化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谢平;221-222
基于SWOT分析的三亚“无废城市”宣传策略研究陈娟;223-224
试论戏曲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发展王宵;225-226
新媒体应用
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张相如;227-228
全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能力提升问题探究杨亚君;229-230
中国经济信息海外传播路径研究——以“新华丝路”多语种产品为例仝玮;231-232
高校网络新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刍议赵宇;233-234
央视《共同战疫》的全媒体传播许可鑫;王威;235-236
技术与应用
疫情下驻外记者远程视频采访研究与实践李春元;237-238
关于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卢健;239-240
媒介经营管理
内容和技术双驱动:纸媒转型立体化传播的制胜策略康威;241-242
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融合发展趋势分析刘靖;243-244
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报媒体融合的路径探讨曾琳琳;245-246
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发展的问题以及对策王慧敏;247-248
新闻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析游翔;249-250
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策略分析郭擎;251-252
新闻专栏创设的定位、困局及传播效应的实现理路——以《郑州晚报》的《郑能量》栏目为例潘登;253-254
媒体融合视域下纸媒编辑的新媒体思维研究刘林;255-256
征稿启事《新闻研究导刊》学术论文2